高校体育课花样翻新(健身视野)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5日 第 17 版)

图①:云南大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热身。
汪 震摄
云南大学——学生爱“上”体育课
本报记者 杨文明
“没想到,被调剂的课程反而成了最爱。”晚上7点,茶映杰仍在网球场上挥拍。
一年前,这名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一新生因羽毛球课满员而被调剂到网球课。抱着“混学分”的心态,他不情不愿地来到球场,甚至一度因挫败想申请换课。直到一次练习中他突然开窍,小球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那份成就感让他爱上了网球课。他意识到,热爱的火种也许就藏在不断尝试后的突破之中。
按照云南大学2021年出台的新规定:体测不达标的学生将无法拿到毕业证。云南大学细化了体育教学要求:每次体育课都包含体测项目练习环节,强化基础体能,引导常态化锻炼;增加体测次数,让不同年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测试时段;连续几年补充引进公共体育老师,还为不适合开展运动的学生开设保健课,为身患重大疾病或伤病的同学开通免测通道。
茶映杰曾经运动能力较差,长跑不达标、引体向上很难完成,但为了完成每学期120公里的校园长跑任务,他不得不每天跑上几公里。渐渐地,茶映杰的长跑成绩提高了,以前跑两圈就开始大喘气,现在跑1000米全程都不觉得疲惫。“当我们在体育课中感受到快乐,那些流汗的瞬间、突破自我的时刻,都会转化为追求更大进步的能量。”茶映杰说。
“体测标准其实‘严而不苛’,我体重较重,但多加锻炼也能顺利通过。”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学生汪震说。
数据显示,2018年时,云南大学学生体测合格率不足七成,2023年和2024年合格率均已超过九成。
当越来越多学生因体测而养成运动习惯,云南大学又开始在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上下功夫。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介绍,网球专项的王帅老师开设了匹克球课,体育舞蹈出身的舒可老师推出健身舞龙课,篮球教练王艺涵则开发了腰旗橄榄球课;还有飞盘课、拓展训练,以及减重就算学分的“健体与塑身”……这些新开设的体育选修课,一推出就被抢光。在王宗平看来,日益丰富的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收获健康与快乐。
“与过去的冷清相比,现在的操场越来越热闹啦!”茶映杰说。
